在2013—2014年期间,我院强力推进学科带头人建设,为单位发展培养了一批人才、形成了几个优势项目。为进一步推进学科带头人建设,适应新时期儿童福利事业发展的要求,探索新形势下儿童福利事业发展的方向;培养人才队伍,夯实人才基础;深化我院“昆明市党建示范点”各项工作,挖掘扶植一批可以列入昆明市人才库的学科项目;以学科建设带队伍建设,促进单位发展,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及目标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昆明民政“七大体系”、“五化建设”为引领,以人才队伍建设为着力点,推进学科建设,打造优质品牌,打造一批在全国、全省、全市有名的学科项目,形成我院重点项目并在全国推广;建设一支热爱儿童福利事业,无私奉献,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管理水平及科研能力,掌握医疗、护理、教育、康复、社工、心理、安置、网络等系统知识,富有创新精神的高学历,高素质的学科带头人队伍;打造一个各类人才的特长都能得到充分的发挥的平台;培养、造就一批专家、学者。
二、2015年学科项目的推荐
学科带头人项目结合民政部、云南省民政厅及昆明市民政局关于儿童福利事业发展的要求,结合我院发展思路、规划、功能模块建设等,从各科室中进行选拔确定:
1、学科带头人选拔的原则:
(1)50岁以下的同志占70%以上;
(2)学科项目要有前瞻性,适应新时期、新形势下儿童福利事业发展的方向,适应昆明民政和我院发展规划的要求;
(3)学科项目的分布要考虑层次合理,形成梯度;
(4)同等条件下,高学历者优先;
2、基本条件:
(1)三年以上工龄;
(2)具有专科以上学历或中级以上技术职称;
(3)思想端正,全面发展;
(4)热爱民政和儿童福利事业,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 富有创新精神,工作成绩突出;
(5)有良好的道德修养,能模范的遵守各项规章制度;
(6)有系统扎实的理论功底,学科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有较强的教学能力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7)有较强的科研能力,能撰写与发表具有一定指导意义的科研论文;
(8)能独立承担科研课题 ,是学科教学科研工作的排头兵;
(9)有一定的外语基础,有较强的科技意识,能掌握和运用现代化媒体设备。
3、 学科带头人的审核和认定:
各科室根据学科带头人评选条件按民主集中制的原则推荐学科带头人。学科带头人围绕我院中心工作和发展规划、方向确定学科课题,组建学科团队。根据上级要求组建的学科项目由相关科室具体承担。院调整充实学科审核小组,对推荐的学科带头人和学科课题、团队及方法等进行论证考察,形成考察意见报相关会议研究确定学科带头人。
4、学科带头人培训形式、内容:
遵循学科带头人成长的规律,注意培训形式的“多元化”,灵活地采用多种有效的培训方式,缩短成长周期,培训工作体现连续和阶段性相结合的特点。
(1) 以单位为主阵地,切实开展好医疗、护理、教育、康复、社工、心理、安置、网络等工作,在岗位上,在院内的具体工作中学习提高,并形成有质量、有水平的科研论题。
(2) 坚持科研和培训结合,充分发挥教研带培,科研促培的优势,在科研、教学中培训队伍,锻炼队伍,坚持在科研上培训,在研究中提高。
(3)有计划地组织学科带头人开展院内培训或外出学习提升;鼓励自我提高。
(4)鼓励院内学科、学术经常性交流提高,并与全院全员培训结合起来;鼓励院外专家或相关人员来院授课;
(5)培训内容主要为两部分,即理论与专业学习。
一是理论知识学习,包括基础理论和科研知识。
二是学习学科专业知识包括学科新进展,新课题。
三是积极参加省医学会或教育学会等其它相关机构学术讲座。
四是观看教学录象。
三、学科带头人的业务档案和管理
(一)业务档案
1、个人及学科团队提高计划;
2、承担教研情况;
3、撰写的经验交流材料,论文在刊物上发表或获奖情况;
4、带培研工作计划;理论学习辅导提纲;
5、取得成绩,获得荣誉。
(二)管理
1 、确定为学科带头人的同志,必须紧紧围绕昆明民政“七大体系”和“五化建设”,围绕我院中心工作,围绕如何打造高水平、高质量的儿童医疗、护理、教育、康复、社工、心理、安置、网络等开展科研,形成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的、有份量的、充分体现我院能力和水平的论题、论文及科研成果。
2、分管领导要注意引导好分管科室的学科项目建设,并将其作为重要工作纳入日常管理,年终时考核奖励。
3、科室负责人应积极承担本科室业务范围内的学科带头人项目并负主要责任,同时鼓励科室职工开展学科带头人项目。
3、学科带头人的成果为全院所有,我院鼓励发表、交流,并给予学科带头人适当科研经费;
4、确定为学科带头人的同志一年内无任何学术成果发表或交流的,自动取消学科带头人资格并严历批评。(昆明市儿童福利院党总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