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习中成长,在成长中实践。人生就是这样,每一次的学习就是一次实践的机会。很荣幸,我于2015年11月16日至11月30日获得了参加由民政部北京中心举办的“儿童福利机构管理及专业技能培训班”的学习机会。对于这几天的培训,我只能用受益匪浅这四个字来形容,老师们的博文广识、生动讲解、精彩案例无不在我的脑海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只恨自己才疏学浅、文笔糟糕,不能将所有的感触都通过文字显然于纸上。但是我还是尽力绞尽脑汁,以祈求能将培训完后心中所想所获能表达出来。
此次精彩的培训学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 脑瘫总论的学习、相关知识的学习
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是指小儿脑发育完成以前,也就是从胎儿期到出生后一个月内,因任何原因使大脑受到损伤而造成的肢体永久性的运动障碍。除去进行性疾患和一过性运动障碍。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同时可伴有智力、语言、视听觉等多种障碍。
相关知识:1、关节活动度的评价。肌张力是维持身体各种姿势和正常运动的基础,表现形式有三种:静止性肌张力、姿势性肌张力、运动性肌张力。这三种肌张力有机结合、相互协调,维持与保证人的正常姿势与运动。脑瘫患儿均存在肌张力的异常;痉挛型——肌张力增高;不随意运动型——肌张力可能时强时弱;共济失调型——肌张力偏低。
改良的Ashworth痉挛评价量表:
级别 |
评 级 标 准 |
0 |
无肌张力的增加 |
I |
肌张力轻度增加:受累部分被动屈伸时,在关节活动范围之末呈现最小的阻力或突然卡住 |
I+ |
肌张力轻度增加:在关节活动范围后50%范围内突然卡住,然后出现较小的阻力 |
II |
肌张力较明地增加:在关节活动范围的大部分范围内,肌张力均较明显地增加,但受累部分仍能比较容易地进行被动运动 |
III |
肌张力显著增高:被动运动困难 |
IV |
受累部分被动屈伸时呈现僵直状态而不能完成被动运动 |
2、关节活动度的评价:①围巾征;②腘窝角:③股角(又称内收肌角或外展角);④足背屈角;
3、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主要评价0到6岁患儿精细运动、手眼协调能力。量表附带有评分计算方法和评价方法。
4、广泛性发展迟缓儿之发展里程表
5、日常生活能力评价表、作业治疗评估表
二、脑瘫康复的主要治疗方法:神经平衡疗法
神经平衡疗法:不是脑袋决定身体运动,而是运动促进神经发育。患儿远端肢体的痉挛是近端能力不足的表现,仅仅通过牵拉是不能缓解痉挛的。康复师的任务不是每天都是推拿、按摩、牵拉。只要把骨盆控制练好,骨盆、髂腰肌肌力练好,患儿有独立完成交替半跪、交替半跪起的能力,任何人都会走路。运动能力促进语言、认知、ADL能力的发展。如果运动能力不提高,患儿的语言、认知、ADL能力也很难提高。
其中叶仓莆教授用人的身体形象地演绎了太极图,身体前后的任督二脉要保持平衡,屈肌伸肌的肌张力肌力要保持平衡,才不会出现异常姿势。叶教授还提到,越聪明的孩子越难教,是因为,孩子的感知觉很敏感,大脑会告诉孩子怎么做省力,异常姿势就很难改变,只有通过长时间的正确摆位,让孩子习惯成自然,改变大脑的对原来环境的反射。
三、脑瘫康复的其他治疗方法
1、作业疗法:学习了作业疗法的定义及四种不同的分类方法,儿童作业疗法的特点,儿童各年龄段适用的玩具。
2、运动疗法:根据神经平衡理论,设计运动方案,提高患儿肢体的肌力,达到良好的骨盆控制能力,包括不同方法的搭桥训练,搭单桥训练
3、 Bobath基本原理是通过反射性抑制异常姿势和运动,促进正确的运动感觉和运动模式,以抑制手技对关键点的控制为主;促通手技刺激本体感受器和体表感受器手技(以扣击手技为主,如下图所示)。主要以颈、肩甲带、上肢、骨盆带和下肢为关键点,通过屈曲和伸展两种方式来训练。
Vojt 4、通过刺激诱发带引导反射性翻身、俯爬、拉直反射、立位悬垂反射、卧位悬垂反射、Collis水平反射、斜位悬垂反射、倒位悬垂反射。(如下图,诱发腹爬和诱发翻身)
5、Rood利用温、痛、触觉、视、听、嗅等多种感觉刺激,调整感觉通路上的兴奋性,以加强与中枢神经系统的联系,达到神经运动功能的重组。(如下左轻微关节挤压,右个体发育的八个运动模式)
6、物理及手术治疗
以上就是此次培训的总体内容。通过培训,增强了我对脑瘫的了解,让我知道脑瘫康复的各种方法。今后的工作中,我会总结所学内容,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更好的帮助福利院的孩子们。
康复科张维琴执笔
2015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