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风采 | 学科研究 | 爱心志愿者 | 对外合作
昆明市儿童福利院
为什么我们不让孩子“W”坐
[作者:康复科发布时间:2017-07-24 11:04来源:昆明市儿童福利院]

c2ab951053ab41b9a94d72f481383459_th

   什么是“W”坐姿

     “W”形坐姿是指宝宝处于跪坐位,小腿向后向外打开,臀部位于地面或床上,宝宝的腿就像是字母“W”,我们称这样的坐姿为“W”坐姿或蛙坐。这样的坐姿由于底盘宽、重心低,宝宝在这样的坐姿下,更易维持稳定的坐位。刚开始学坐的宝宝会喜欢这样省力且易维持平衡的坐姿。

4ea31571bc9d468b88bb7485baf208c2_th

    “W”坐姿有什么危害

         · 造成下肢肌肉骨骼不良发育

    在宝宝“W”坐姿下,他的髋关节呈内收内旋、膝关节屈曲、踝关节跖屈的状态,对于下肢肌屈肌张力高的孩子来说,这会加重他们的肌肉紧张程度,例如我们会看到脑瘫痉挛型儿童撅屁股、垫脚、膝关节伸不直等姿势会加重。并且长时间维持不良坐位,关节受到错误的压力,将导致关节受损、变形。

        · 影响坐位下保护反应及平衡能力的发展发育

    宝宝在正确的坐位姿势下,被外界或自身打破坐位平衡时,宝宝会作出一定努力来维持自身的坐位平衡,例如手向倾斜一侧伸出,使用倾斜侧对侧肌群回复原本姿势。这就对宝宝的保护反应与平衡能力起到了一定的训练作用。在宝宝“W”坐姿下,可以长时间不费力的维持稳定的坐姿,没有了上述环节,宝宝就失去了大量锻炼的机会。

        · 核心肌群使用率减少

    宝宝在“W”坐姿下,不需要花费过多力量维持坐位平衡,以及躯干回旋角度变小,减少运用核心肌群的机会,肌力得不到锻炼。并且在这样的坐姿下宝宝的上肢活动范围也相应减少,在一般坐姿下,宝宝可以随意扭动身体用右手去拿身体左侧的玩具,在“W”坐姿下,这样的活动变得相当艰难。

    如果宝宝长期维持这种坐姿,则会造成以上危害,宝宝会更加觉得“W”坐姿简单舒适,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那么就需要我们来帮助孩子放弃这种不好的坐姿,可是要从哪里入手呢?

    首先,我们要知道孩子为什么会选择“W”坐姿,是因为肌力较低,需要基底大、稳定性强、用力少的坐姿,还是因为孩子下肢肌张力过高,无法伸直双腿维持健康的坐姿。

    我们需要根据孩子的原因,帮助他们改善自身问题,再选择适合的坐姿,从而放弃不好的坐姿。若肌力低,就要加强孩子的核心肌力;肌张力过高,则需要用一定手法帮助孩子缓解,让孩子的下肢可以不是必须维持在屈曲位。让孩子尝试各种坐姿,包括盘腿坐、侧坐、“v”形坐、长坐等坐姿,选择孩子最适合的坐姿。其中盘腿坐保留了基底大、稳定性强的优点,但仍需要弯曲下肢;长坐则需要孩子完全伸直双腿向前维持坐位,是各种坐姿中最难维持的姿势。家长们可以让孩子尝试在各种坐姿中进行转换,会让孩子感觉到舒适,不必要始终维持一种坐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