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风采 | 学科研究 | 爱心志愿者 | 对外合作
昆明市儿童福利院
儿童的说话顺序是如何发展的?
[作者:康复科发布时间:2017-11-10 13:41来源:昆明市儿童福利院]

儿童构音技能并非是在开始出现词汇之后即已发展完成,她是经过不同阶段逐步习得的过程。但我们可以将构音技能的发展分为五个阶段。

image001



一、早期发声阶段(14个月大)

婴儿从出生至1个月大左右时,唯一发出的声音即是哭泣。随着年龄的增加,哭泣次数逐渐减少,逐渐出现仿佛时满足感觉的声音,称之为咕咕声。这些声音类型是由口腔后部或舌根所发出来的韵母或声母。

二、喃语及与声音玩耍阶段(315个月大)

34个月大开始,婴儿开始发出教接近口语中语音的声音,这些声音包括不同的声母与韵母,此外,他们所发出近似语音的声音也开始出现音调变化。在此阶段声调的发展,以上升调最早出现,接下去则为上升与下降调同时使用。

三、第一个说话声音阶段(1118个月大)

一般而言,婴幼儿约在12个月大左右时,即出现第一个表达性词汇。而很多第一个词汇都符合Jakobson(1968)所提出的最大对照定律之语音发展倾向,亦发音部位在最前面的语音与发音部位较后面的语音的结合,是最符合人类说话时,口腔结构与神经系统运作的方式,因此也是婴幼儿最易发出的音节。

四、说话声音系统习得阶段(1850个月大)

婴儿构音的发展,是一个非常神奇又系统化的习得过程,从第一个真正的有意义的词汇出现之后,幼儿的词汇会慢慢增加,一直到50个词汇之后,会经历词汇爆炸期,快速地积累词汇。(Bates et al ,1994)。口语的词汇是由音质组成,因此在说出词汇时,幼儿同时亦在发展构音技能。

五、构音技能的稳定阶段(5080个月大)

从英语儿童的构音发展资料显示,55个月左右的幼儿几乎可以正确发出其母语中的所有语音,而唯一仍然出现错误的语音类型是大舌头,他们会将一些平翘舌音混淆。

综上所述,儿童的说话发展是依循着朝气发声、喃语、声音玩耍、第一个说话声音、说话声音系统化习得、构音技能的稳定等不同阶段而发展完成的。在习得过程中,会经历尝试-错误-尝试-建立,会让儿童慢慢掌握构音动作的协调控制,进而稳定构音技能,习得所有母语中的所有音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