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前山后是青草,尽日出门还掩门,
每思骨肉在天畔,来看野翁怜子孙。
牵挂,是一杯浓郁的感情琼浆,是一句依依惜别的祝福,父母的牵挂是一条永远没有尽头的路,为儿女铺平每一个坑洼,父母的牵挂犹如浩瀚的星河,每一颗星星的闪亮,都是牵挂的光芒。
杨正丰,一个快60岁朴实无华的农民,由于长年辛勤劳作的原因,皮肤略显得粗糙而黝黑,中等身材,圆圆脸盘乌黑眉毛下的双眼显得格外有神。杨正丰家庭也是昆明市儿童福利院在禄劝县团结镇杨家村开展农村家庭寄养的第一批寄养家庭。
小华和依依就是曾经寄养到杨正丰家的孩子。
小华是盲童,生活在无光的世界里,很听话也很懂事,能在熟悉的环境活动自如,在家里就像个宝一样,爸爸妈妈做什么事都向着他,吃饭也先添好让他吃。依依呢,脾气有点怪,但是很好客,喜欢热闹,只要家里来客人都会热情接待,就像一个活泼的小鸟一样闹个不停。孩子们身体虽有所缺陷,但丝毫不影响杨正丰夫妇对孩子们无私的爱,杨正丰以自己善良的本性,慈悲的情怀,关心、爱护着每一个寄养到自己家里的孩子,从2003年开始,十多年来,孩子们都在杨家人的关心、呵护下茁壮成长。
美好的日子终是过得很快,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们的长大,离别的日子还是到来,随着小华年满18岁以后安置到了社会福利院、依依也离开禄劝寄养村回到了院里生活,每每想起和自己朝夕相处了十多年的小华和依依,杨正丰和家人心里就一阵阵发酸,有伤感、有难过、有不舍,但更多的是思念和牵挂,他还记得多年来抱过的那个看不见的婴儿以及那个在自己旁边跑来跑去,还帮忙收包谷的男孩。现在已经离自己远去了。
在2020年11月29日, 一个平常的周日,阳光明媚,温暖如春。杨正丰抑制不住自己的想念之情,一大早就从村子里出发,上昆明来看望日夜思念并叫了他十多年爸爸的小华和依依。
在儿童福利院寄养办公室工作人员的陪同下,杨正丰上午来到了依依现在生活的福利院类家庭家中,福利院类家庭的生活条件比村子里面好了很多,而且孩子还参加了福利院福泽特殊教育学校的课程学习,但是在十多年养育之情的感染下,依依看见爸爸的那一刹那,激动地跑过去抱着爸爸,边哭边喊爸爸,眼泪在杨正丰眼眶里打转,但是想着不能在别人家里哭的习俗,杨正丰忍住了,看见爸爸带来自己最爱吃的水果牛奶,依依边哭边把牛奶放到爸爸嘴边……,杨正丰千叮咛万嘱咐的交代孩子要认真学习,要注意身体,以后长大做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这也是每个寄养家庭父母的共同期望。
时间不等人,下午来到社会福利院时,看到穿着干干净净早已等候自己的小华,杨正丰终于忍不住了,大滴大滴的眼泪滚落眼眶,一遍又一遍抚摸着小华,用浓浓的禄劝乡音一遍一遍询问着小华的吃穿住和用,关切之情溢于言表,虽然由于疫情管控,父子俩只能隔着桌子探视,但是小小的桌子怎么能阻隔伟大的父子之情,眼泪瞬间打湿了杨正丰戴着的口罩,在场的工作人员无不为之动容。
儿行千里父担忧,夜半灯前念远游 。牵挂,是种力量,驱赶生命的黑暗和迷惘,牵挂是感情的依托,给予彼此温暖和抚慰。有了牵挂,亲情就多了一份温馨,多了一份美丽。有了牵挂,心底也就多了一份深深地祝福、默默的祈祷和思念。